借款違約賠償過高?法院判決教你解密違約金秘訣

一起因貸款代辦客戶違約而引發的民事訴訟案件,近日在基隆地方法院宣判結果。委託人呂姓男子因急需資金,於 2023 年 1 月下旬委託代辦公司代辦 50 萬元貸款。雙方簽訂「金融融資顧問合約書」,代辦公司協助規劃貸款方案,卻在後續過程中,呂姓男子突然失聯,導致無法配合履約。代辦公司認為呂姓男子違約,因此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賠償 5 萬元違約金,相當於貸款總額的 10%。

然而,呂姓男子未出庭應訴,也未提出書狀辯護。基隆地方法院法官依法認定代辦公司的說法屬實,但認為代辦公司索賠金額過高,依照民法第 250 條和 252 條規定,最終判決呂姓男子僅需賠償 5 千元,也就是貸款總額的 1%。

法官在判決中指出:「依照代辦公司提供的金融融資顧問合約書及雙方通訊軟體對話截圖等資料,加上呂男並未出庭亦提出準備書狀爭執,依法視同自認,認定原告敘述為實。」同時也說明:「雖依規定呂男不履行契約時,需支付違約金,但依民法第 250 條中明文,約定違約金額過高者,法院得減至相當數額,另於同法 252 條規定,違約金應依一般客觀事實、社會經濟狀況及當事人所受損害情形作為衡量標準,不因懲罰性違約金或賠償額預定性違約金而異。」

這起案件提醒民眾,在簽訂合約時,應仔細閱讀條款,並做好風險評估,避免日後產生糾紛。同時也提醒代辦公司,在提供服務時應注意合約條款的合理性,避免因索賠金額過高而引發法律爭議。